業務板塊Business
5月5日,云南省2023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在云南海埂會堂召開,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一季度我省經濟運行情況、工作亮點以及下一步重點工作部署,并回答記者提問。
一、一季度全省經濟開局良好
今年以來,我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,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,全力穩經濟、增動能、惠民生、防風險、保穩定,突出做好穩增長、穩就業、穩物價工作。一季度,全省主要經濟指標總體平穩,經濟開局良好。
狠抓宏觀經濟調控,穩中向好態勢更加鞏固
省政府及時召開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推進會議,制定出臺《2023年推動經濟穩進提質政策措施》,統籌各類資金超過1300億元支持市場主體培育、重點產業發展、內需潛力釋放和基本民生保障。編制涉企惠民重點政策操作指南,在省人民政府公眾號開設專欄宣傳解讀,推動政策紅利向企業、向居民“精準滴灌”。堅持常態化經濟運行調度,全省各州(市)、各部門加強上下聯動、左右協同。在去年同期高基數基礎上,一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52億元、同比增長4.8%,增速高于全國0.3個百分點。
積極壯大“三大經濟”,新動能加速釋放
一是資源經濟提質提速。農業方面,全省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,做好“土特產”文章。高原特色農業產銷兩旺,茶葉、蔬菜、水果產量分別增長12.5%、3.3%、5%,鮮切花成交2.28億支、增長3.6%。一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.1%。工業方面,積極推進綠色能源和綠色制造深度融合,電解鋁、單晶硅產量分別增長12.9%、32.4%,綠色鋁、硅產業鏈逐步向精深加工延伸。一季度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.7%、高于全國平均1.7個百分點。工業結構更加優化,規模以上制造業增長6.2%,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76.8%,比2022年提高4.1個百分點。旅游業方面,全省接待游客2.85億人次,實現旅游總收入3374.25億元,分別增長61.1%、70.4%,分別為2019年同期的1.4倍和1.3倍,旅游業全面復蘇。
二是口岸經濟蹄疾步穩。積極建設口岸城市,出臺支持瑞麗、磨憨、河口建設國際口岸城市的意見。積極提升通道能力,加快推進中老鐵路沿線開發,昆明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等項目加快建設,一季度中老鐵路發送旅客456.9萬人次、運送運輸貨物511.3萬噸,分別同比增長102.7%、290.3%。開拓互利合作,省委主要領導率團出訪越南、老撾、緬甸3國,在經貿投資、旅游文化、農業發展、人員培訓等方面推動合作。一季度,全省口岸外貿進出口貨運量1137.7萬噸、增長68.8%,已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;全省進出口總額實現590.6億元、增長5.8%。
三是園區經濟筑基蓄能。深入開展園區規模和質量提升行動,印發《云南省開發區主導產業指引》、《云南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評價辦法》和《云南省開發區振興三年行動(2023—2025年)》,推動全省園區明確功能定位,加快發展步伐。聚焦“15+7+N”政策體系,研究制定首批7個重點省級園區“一園一策”支持政策。發行2023年提前批次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12.38億元、下達省預算內前期工作經費8540萬元,分別支持28個、44個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。一季度,全省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.9%、高于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.2個百分點。
加快重大項目建設,筑牢經濟發展基礎
省委、省政府春節后組織召開2023年一季度重大產業項目調度暨開工推進會,全省在庫項目(不含房地產)明顯增多,同比增長12.1%。千方百計保障項目建設資金,發行提前批次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72億元,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24.79億元,下達省預算內投資5億元。按照“應保盡保、能批全批、重點優先”的原則,全力做好各類項目用地、用林、環評審批工作。持續推進高效運轉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,堅持督導和服務并重,赴各州(市)實地查看160余個項目點,全面排查未入庫項目2712個,協調推動164個項目完善資料后入庫。一季度,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體平穩、增長4%。投資結構持續優化,產業投資增長33.7%,占全部投資比重45.6%、較2022年底提升5個百分點。
堅持優環境抓招商,經濟活力不斷提升
聚焦我省營商環境短板弱項,對標國內先進,研究制定《云南省營商環境全面提質年行動方案》。開展州(市)營商環境評價,督促各地對照評價結果整改提升,以評促改、以評促優。截至3月底,全省實有市場主體數量邁上500萬戶新臺階,達到511.29萬戶,其中,實有“四上”企業19918戶,較2022年底凈增1594戶、為去年同期凈增量的4倍。全省新簽約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33個,在建產業招商項目形成的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省產業投資比重達46.7%,為全省經濟平穩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。堅持“兩個毫不動搖”,深入實施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,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,切實推動“非禁即入”普遍落實。一季度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實現3466.49億元、增長5.2%,全省經濟活力不斷增強。
切實辦好民生實事,全力兜牢民生底線
堅持就業優先政策,聚焦重點人群做好就業服務工作,一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4.87萬人,失業人員再就業4.29萬人,困難人員就業3.68萬人。切實抓好穩物價,持續開展全省糧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和化肥、農藥等農資產品價格監測,開展生豬收儲工作,穩定豬肉價格,一季度全省CPI同比上漲1.4%。加大力度助企紓困,落實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和緩繳工傷保險費政策,為參保單位和個人減負5.73億元。更好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用,截至3月底,普惠口徑小微貸款余額3704.6億元,較年初新增396.4億元。加快城市更新步伐,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25個,城鎮棚戶區2.11萬套。大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推進鄉村振興“百千萬”工程,協調資金約1335萬元作為創建獎補資金。
加力提振市場信心,經濟循環加快改善
召開消費市場回暖專題發布會,宣傳解讀促消費恢復發展、文旅行業紓困幫扶等既定促消費政策措施,推動全省市場信心不斷提升好轉,經濟循環加快改善。
從生產看,全省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(PMI)在22個月連續收縮后,于今年2月份首次回升至擴張區間,3月份繼續保持在榮枯線以上,工業企業生產信心逐步恢復;一季度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.9%,高于全國12.9個百分點,全省服務業加快恢復。
從消費看,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.5%,扭轉了去年低速增長態勢,特別是重點領域出現積極變化,商品房銷售面積712.39萬平方米、增長2.8%,是自2021年8月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;接觸型消費大幅增長,限上住宿業、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長64%、32.5%。
從流通看,全省公路、鐵路、民航等交通運輸周轉量均實現大幅增長,增速分別達19.8%、23.8%、51.4%,居民出行意愿上升、企業商務活動增多。
二、云南將持續發力
2023年,全省將聚焦經濟發展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出實招、干實事、求實效,全力以赴做好二季度經濟工作。
加大宏觀調控力度
推動2023年經濟穩進提質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落實落地,主動送政策到基層、到企業、到各類政策發力點,推動政策紅利最大限度釋放。開展常態化經濟運行調度,提升經濟運行分析研判的及時性、精準性。
強化電力供應保障
出臺《云南省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19—2021年)》,推動煤炭產業健康發展。積極保障電煤供應,“一廠一策”促進中長期合同履約,加大外購煤力度。加快推進新電源建設,抓實480萬千瓦煤電項目落地。
促進消費加快復蘇
組織好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,支持汽車、成品油及家電銷售企業開展跨界促銷,提振大宗消費。穩住旅游業迅猛發展勢頭,開展商旅文融合促消費活動,強化外來消費引流。
著力抓項目促投資
加快推進長水機場改擴建、滇中引水二期骨干、渝昆高鐵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。打好“抓項目 促投資”百日攻堅戰,不斷形成新的投資增量。
促進產業提質增效
出臺發展壯大資源經濟政策措施,以資源推動產業發展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緊盯目標企業實行精準招商、靶向招商。深入實施開發區振興三年行動,做實滬滇等跨省合作產業園。
穩定房地產業發展
指導各地因地制宜、因城施策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。用好保交樓專項借款,積極對接金融機構做好配套融資。扎實推進保障性住房、城市更新、城市管網、雨污分流和垃圾處理等“三補”工作。
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
推進中老鐵路沿線項目建設。制定口岸經濟三年行動計劃,推動沿邊產業園區加快建設,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。加快推動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,擴大東盟水果、農產品進口。
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
繼續實施援企紓困政策,幫助市場主體穩崗擴崗,抓好高校畢業生、殘疾人和退伍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。抓好穩物價工作,做好糧油肉蛋菜及農資產品價格監測預警。
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
維護糧食安全和耕地安全。防范化解財政金融風險,全力兜牢基層“三?!钡拙€。嚴格抓實安全生產,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。
記者:一季度云南省消費市場有什么特點、亮點?下一步,云南省商務廳將采取哪些促消費舉措?
云南省商務廳:
一季度,受宏觀經濟運行向好、市場需求恢復帶動,全省消費市場呈現快速回暖增長勢頭。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80.65億元,同比增長7.5%,高于全國(5.8%)1.7個百分點。其中3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3.40億元,同比增長10.0%,是近一年來首次在月度實現兩位數增長。批零住餐行業銷售額(營業額)同比分別增長12.1%、10.7%、28.6%和17.4%,分別較去年一季度加快0.6、6.2、25.8和12.7個百分點,四個行業實現了2022年以來的最高累計增長水平。全省消費市場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和亮點:
一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高位增長。在綠色消費觀念普及和我省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的引導促動下,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73.4%。
二是升級類商品和線上消費回升較快。通過彩云消費券發放、消費促進月等系列促消費活動強化消費引流造勢,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、體育娛樂用品、通訊器材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3.3%、15.2%、14.5%。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4.6%。
三是住宿餐飲業強勢復蘇。通過“繽紛美景暢游云南”、“心動美食品味云南”等商旅文融合促消費活動,高品質營造購物、餐飲、游覽等消費新場景。一季度,全省限額以上住宿業、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64.0%、32.5%。
下階段,全省從3個方面推動消費提速復蘇。
一是提振大宗穩消費。組織開展好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、購新車送加油券、發放“彩云家電消費券”等汽車、家電促消費活動,聯合省文化和旅游廳、四川省商務廳持續做熱“有風之旅·樂油滇川”成品油跨省促消費活動,穩定和擴大大宗消費。
二是激活潛能拓消費。圍繞“彩云惠民季”、“彩云購物節”、“彩云暑期惠”、“彩云金秋購”、“彩云年終惠”5大主題,舉辦南博會等18場重點展會,打造暢購“6·18”等40個消費場景,聯合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共同開展“2023年金融提振消費活動”,實現“季季有主題,月月有展會,周周有場景,日日有活動”。
三是優化載體強消費。招引培育一批優質商貿流通企業,著力打造云南老字號等消費品牌。積極推進智慧商圈(商店)、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、農產品供應鏈建設,加快推動城鄉商業體系等消費載體優化升級,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消費新需求。
記者:今年一季度,云南的工業投資實現了“開門紅”,對云南省的經濟穩增長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。工信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工業投資?
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:
一季度,在去年同期基數高的情況下,全省工業投資延續快速增長勢頭,同比增長37.1%,實現開局好、開局穩、開門紅,取得了可喜的成績。
從總量看,一季度工業投資總量躍上新臺階,3月單月完成量創歷史新高,累計總量繼續保持全省行業第一。
從增速看,在去年屢創新高的情況下,今年1—2月增速54.5%,超越了去年51.6%的最高增長點,再創歷史新高,一季度增速居全省行業部門第一。
從占比看,占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比去年同期的19.1%提高了6.1個百分點,達25.2%,為近幾年最好水平。
從行業看,制造業投資增長33.1%,能源工業投資增長49.3%,同時拉動工業投資高速增長。
從排名看,工業投資增速在全國排名第5位,位居全國前列。
從貢獻率看,工業投資拉動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.1個百分點,貢獻率達177%,工業投資在全省經濟穩增長中“壓艙石”作用更加凸顯。
工業投資的主要增長點,從行業看,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光伏發電、新能源電池產業、綠色硅鋁產業、綠色鋼鐵、園區基礎設施配套5方面;從地區看,玉溪、楚雄、保山、昆明、昭通、大理、紅河等州(市)增速較快,支撐了全省工業投資的高增長,貢獻較大。
我省主要抓了以下工作:
一是抓產業鏈招商。發展資源經濟、園區經濟、口岸經濟,打造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,建立招商引資工作專班,聚焦綠色鋁硅、新能源電池、生物醫藥、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,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,推動一大批重點項目落地,成效明顯。
二是抓重大項目推進。以項目建設為引領,建立了重大項目綜合協調工作機制,成立了重大項目專班,協調省級要素保障部門,合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。
三是抓產業集群打造。以綠色發展為底色,發揮云南的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,建設中國綠色鋁谷、光伏之都,發展新能源電池、稀貴金屬新材料、生物醫藥等,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,助推工業經濟發展,工業投資增長。
四是抓政策措施制定。先后出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、中小企業解難紓困和疫苗產業、新能源電池產業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工業發展。
五是抓投資調度服務。優化工業經濟運行調度服務專班機制,每月下沉州(市)開展蹲點服務,做好分析預判,盤清增量、梳理減量、核準對沖,協調解決好困難問題,實現上下聯動,左右協同,確保重大項目推進順利,工業投資穩步增長。